作者
了解每句名言背后的创作者,在这里集中阅读他们的作品。
总结果:18
纪伯伦
纪伯伦(Kahlil Gibran,1883-1931)是出生于黎巴嫩并移居美国的作家、诗人与视觉艺术家,以抒情散文和畅销书《先知》著称。其作品关注爱、精神性与人际关系;这句引言强调以言与行架桥,促成人与人相遇。
名言:130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孟加拉诗人、小说家、作曲家和画家,改造了孟加拉及印度文学与音乐,并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所引语句反映了他相信把简单而诚实的真理大胆唱出来可以激发道德与社会变革。
名言:117鲁米
贾拉勒丁·穆罕默德·鲁米(1207–1273)是13世纪的波斯诗人、苏菲神秘主义者和伊斯兰神学家,生涯大多在科尼亚度过。其抒情作品(如《马斯纳维》)对苏菲思想产生深远影响,作品被广泛翻译并流传于多种文化。
名言:112非洲谚语
“非洲谚语”指来自非洲大陆的传统无名格言;具体作者和出处未有确切记录。 这句谚语强调农业智慧与及时准备和努力的重要性,将春耕翻土作为劳动与更新的隐喻。
名言:109马可·奥勒留
马可·奥勒留(121–180年)是公元161至180年的罗马皇帝,也是著名的斯多葛学派哲学家。 他著有《沉思录》,记录了关于责任、美德与自律的内省;这句名言体现了斯多葛学派对有意识行动与为未来准备的重视。
名言:107孔子
孔子(约公元前551–479年)是中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人物,他的言教与行教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 他的学说强调伦理、社会秩序与以身作则,这句名言体现了以稳定榜样来领导的主题。
名言:89一行禅师
一行禅师(1926–2022)是越南禅宗大师、佛教僧侣、和平活动家和高产作家,创立了梅村(Plum Village)正念传统。其教导强调正念、关怀的参与式佛教,以及通过简单持久的修习来实现和平。
名言:76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1880—1968)是美国作家、演说家与社会活动家,童年时期因疾病失去视力与听力,后来成为首位获得学士学位的聋盲人士。她著有回忆录《我的生活》等,并长期倡导残障权益、妇女选举权与社会改革。
名言:73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1949年生)是日本小说家与译者,以将超现实元素与流行文化、音乐和跑步体验相融合的叙事风格著称。代表作包括《挪威的森林》《发条鸟年代记》《海边的卡夫卡》,他也以关于跑步和写作的随笔闻名。
名言:72保罗·柯艾略
保罗·柯艾略(1947年出生于里约热内卢)是巴西小说家,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1988)闻名。 他的作品强调精神探索、个人成长与象征性旅程,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全球销售数千万册。
名言:70托妮·莫里森
托妮·莫里森(1931–2019)是美国小说家、编辑与教授,作品聚焦非裔美国人的生活、历史与身份认同。她因《宠儿》(Beloved)于1988年获普利策奖,并于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名言:70老子
老子是传统上被认为撰写《道德经》并开创道家的古代中国哲学人物。关于他的确切生平资料有限;这句名言体现了道家关于回报与节制智慧的主题。
名言:69阿尔贝·加缪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阿尔及利亚作家、记者与哲学家,以对荒诞与人类处境的思考著称。195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包括《局外人》和《鼠疫》。
名言:64塞涅卡
塞涅卡(约公元前4年–公元65年)是罗马斯多葛学派哲学家、政治家和戏剧家,以道德论文与《致卢西里乌斯书信》著称。其著作强调内在宁静、理性行动与从容的勇气。
名言:59德斯蒙德·图图
德斯蒙德·图图(1931-2021)是南非圣公会牧师与神学家,因反对种族隔离而闻名,198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他曾主持南非真相与和解委员会,推动人权与和解;这句引言体现了他提倡互助、扶持他人的主旨。
名言:58詹姆斯·鲍德温
詹姆斯·鲍德温(1924–1987)是美国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和社会评论家,出生于哈莱姆。他的代表作包括Go Tell It on the Mountain、Notes of a Native Son和The Fire Next Time,作品聚焦种族、性向与身份议题,并影响了民权运动时期的话语。
名言:56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是德国出生的理论物理学家,提出了相对论并对量子理论做出奠基性贡献。 他因对光电效应的解释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晚年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
名言:52玛雅·安吉洛
玛雅·安吉洛(1928年4月4日—2014年5月28日)是美国诗人、散文作家及民权运动活动家,以自传体作品《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闻名。她的作品与演讲关注身份、韧性与社会正义。
名言: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