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derick Douglass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约1818–1895)是美国的废奴主义者、演说家、作家和政治人物,逃脱奴役后成为争取解放与民权的领先人物。他出版了影响深远的自传,广泛演讲并为公共人物提供社会改革方面的建议。
Frederick Douglass 的名言
名言:17

将愤怒 化作梯子 攀登 并携他人 向更光明处
最终,化怒为梯也可化作日常方法:先提炼痛点(命名不义),再转译为目标(明确可达),再搭建可攀台阶(技能、网络、叙事与政策)。检验标准并不炫目:看有多少人因你的努力而站得更高。正如道格拉斯以身作则,最亮的地方,往往是彼此扶持点亮的。 [...]
Created on: 11/5/2025

为 后来者 铺路 的 构建 之道
最后,铺路也需度量与约束。以长期为尺度的评估,如公共项目中的社会折现率讨论(见《斯特恩气候变化评估》2006),提醒我们把未来受益者纳入决策函数。同时,要防止“为未来之名”的技术债与复杂化,避免把维护成本转嫁给后来者。 因此,最好的铺路是“少即是多”:简洁架构、清楚所有权、可靠文档与开放接口。让后来者既能轻松通行,也能自由改道。 [...]
Created on: 11/4/2025

以信念为针 以劳动为图 开辟自由之路 共绘未来
最终,个人的指南针要汇入公共的罗盘。重建时期,黑人社群通过学校、教会与互助社团搭建新生活的路线网,道格拉斯亦以演讲与写作为扩路者,主张选举权与公共教育的普及(见其重建时期文集)。这表明,最好的地图常由众手共绘:一人的方向感,成为众人的道路感。也因此,这句箴言不仅是个人格言,更是一种社会工程的方法论。 [...]
Created on: 11/4/2025

让双手相信 把希望化作现实 劳动的力量 行动的修辞 实践的勇气 自由的路径
最后,方法层面可以这样落地:先把目标转写为最小可行动作,如每日一页草稿、每周一次原型、每月一次复盘;再设定可见证据与节拍,确保每一步都能被手触达、眼看见、心评估。《尚书·大禹谟》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当双手有了节律,希望就有了时间坐标;当每一格小胜被记录,现实便在细微处悄然成形。 [...]
Created on: 11/1/2025

我宁愿对自己忠实,即使因此有遭到他人嘲笑的风险。——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
道格拉斯的经历和言论持续激励着后人,尤其是追求自由和平等的人。他的自我忠实让后来的改革者如马拉拉·优素福扎伊敢于为女性教育权发声,哪怕遭遇极端分子的威胁(见《我是一名女子,我的名字叫马拉拉》)。个体的忠诚,能激起整个社会的觉醒。 [...]
Created on: 5/1/2025

培养健全的孩子比修复破碎的成年人更容易 -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是一位19世纪美国的著名废奴主义者、演讲家和作家。他的人生经历使他深刻认识到教育对个人命运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这一名言正体现了他的教育观和人道主义关怀。 [...]
Created on: 1/25/2025

没有斗争,就没有进步 —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是一位19世纪的废奴主义者、演说家和作家。他的经历和斗争反映了美国南北战争前后的社会变革和人权运动。他的这句名言反映了他对抗压迫和争取平等的坚定信念。 [...]
Created on: 7/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