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觉知与喜悦:生活的真正目标

创建于:2025年5月10日

人生的目标是去生活,而生活意味着要有觉知,要欢乐地、醉心地、安然地、神圣地觉知。——亨利·米勒
人生的目标是去生活,而生活意味着要有觉知,要欢乐地、醉心地、安然地、神圣地觉知。——亨利·米勒

人生的目标是去生活,而生活意味着要有觉知,要欢乐地、醉心地、安然地、神圣地觉知。——亨利·米勒

生活的根本意义

米勒的这句话开宗明义地点出了人生的终极目标——不仅仅是活着,更是在于‘去生活’。他提醒我们,真正的生活不仅关乎生理的存在,而是深度的体验和投入。与许多哲学家的观点呼应,比如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强调‘善的生活’就是有目的、有觉知的生活,米勒的话引导我们迈向主动且有意识地体验世界。

觉知作为生命的核心

紧随其后,米勒认为觉知是生活的核心。觉知不仅是察觉,更是一种对人生当下深刻的领会。例如佛教理念中所说的‘正念’,强调活在每一个呼吸、每一个动作里。正如张爱玲在散文《自己的文章》中所写:‘一刹那也是永恒’,觉知让我们把握了这‘一刹那’的广阔。

用欢乐去体会世界

然而,觉知并非冷静的旁观,而是带着欢乐去体验生活。米勒用‘欢乐地’一词强调我们要用愉悦和热情投入生活。这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对个人欢愉的提倡不谋而合,例如蒙田的随笔中频频流露对生命小确幸的品味。以积极的情感投身生活,使每一刻变得充盈和丰盛。

醉心与安然:身心的调和

在深入体会欢乐的同时,‘醉心地、安然地’两个词展示了一种身心的调和。醉心代表着对生活全情投入、热忱追求,而安然则暗示着内心的宁静和平和。古时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心斋坐忘”以求内外统一。米勒则用现代语言呼应了这种理想,提醒我们在激情与平和间取得平衡。

神圣的生活态度

最后,米勒用‘神圣地’点睛,升华了对于生活的态度。无论面对平凡或困苦,若能以一种尊重、敬畏的心对待生活,每一刻都成为神圣时刻。这与西方哲学家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所提倡的“尊重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思想遥相呼应——生活本身因我们的敬意而焕发神圣光辉。如此一来,生活不仅是目标,更是一场充盈觉知和深刻体验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