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停止追逐中领悟真正的幸福
创建于:2025年7月3日

远离痛苦就是停止追求幸福。——一行禅师
痛苦与幸福的悖论
一行禅师的话语揭示出痛苦与幸福之间的复杂关系。当我们努力避开痛苦时,往往意味着我们正执着于追求一种理想的幸福状态。然而,这种执着本身会让人陷于无休止的挣扎。正因如此,一行禅师才指出,远离痛苦其实等于放下对幸福的执念。这一观点让我们重新思考幸福和痛苦的本质联系。
佛教中的“止与观”智慧
更进一步,佛教强调‘止’——即停止妄念和欲望——是获得内在平静的第一步。当一个人不断追求外在的幸福时,往往忽视了内心本有的满足。正如《四念处经》中指出,观照自身与当下的感受,能使内心获得片刻的宁静。当我们不再急于驱赶痛苦,也不再执着于憧憬幸福时,平和便悄然而至。
现代社会的幸福陷阱
在现代社会,无处不在的广告与社交媒体让我们不断追求新的目标和体验,仿佛幸福就在下一个转角。心理学家Barry Schwartz在《选择的悖论》中指出,越是被幸福选项包围,人们反而越容易感到不安和焦虑。这种永无止境的追逐,正是一行禅师所说的苦因之一。
接受痛苦的意义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真正的幸福来源于接纳痛苦,而非逃避。当我们能够直面并容纳生活中的不如意时,内心反而会变得更加坚韧和平静。如同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所说:“不是事物本身困扰着人,而是人对事物的想法。”能够平静地面对痛苦,自然也不会被幸福的幻影所困扰。
回归当下的自在
最终,一行禅师的教导引导我们回归当下,不再被未来的幸福或过去的痛苦牵引。通过正念冥想等练习,我们学会专注于此时此刻,就能体验到无需追逐的满足和自由。从‘远离痛苦就是停止追求幸福’,我们体会到宁静与自在原本就存在于平常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