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同洋流的亲缘与行动

创建于:2025年8月11日

我们是被同一股洋流卷动的贝壳。带着这份亲缘去行动吧。——纳丁·戈迪默
我们是被同一股洋流卷动的贝壳。带着这份亲缘去行动吧。——纳丁·戈迪默

我们是被同一股洋流卷动的贝壳。带着这份亲缘去行动吧。——纳丁·戈迪默

洋流隐喻与共同命运

贝壳各自纹理不同,却被同一股洋流卷动;人亦如此,被历史、气候、市场与技术等看不见的力量牵引。戈迪默以此隐喻提醒我们:个体虽渺小,却因同流而相系,命运因相连而成形。因此,认识到彼此受同一体系影响,便是迈向责任与行动的第一步。沿着这条理解的水脉,我们可以回望她写作的现实土壤。

戈迪默的历史现场

在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阴影下,戈迪默用小说测量权力的暗流。The Conservationist (1974)、Burger’s Daughter (1979) 与 July’s People (1981) 展示了个人如何在滔滔结构性力量中寻找立足之地;1991 年,她获诺贝尔文学奖,正因其将私人生活与公共风暴编织在一起。她的比喻并非抒情饰物,而是来自冲刷现实的潮汐。顺势而下,我们便抵达一种与之并行的伦理视角。

Ubuntu 的亲缘伦理

非洲思想 Ubuntu 以人因他人而为人的洞见,强调相互成全。德斯蒙德·图图常以此阐发修复式正义:我之完整在于我们之完整。这与亲缘之说同频,提醒我们行动的尺度不是自我中心,而是关联的体网。当我们以亲缘为起点,问题便从我该得什么转为我们如何共生,进而引出可操作的路径。

从亲缘到行动路径

行动可以沿三层推进:先在个体层面建立对他者处境的感受力;继而在社区层面塑造互助与透明;最后在制度层面推动规则修正。2018 年开普敦 Day Zero 水危机中,节水政策、企业与居民协作以及公共沟通共同避免断供,即显示亲缘视角如何将分散努力汇入同一股流向。由此,我们进一步思考在差异中如何结盟。

多样性中的结盟艺术

贝壳不必相同,只需顺流共行。联盟的关键在于承认差异并围绕最小共识协作。南非自 1996 年起的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以公开证词与有限赦免为条件的修复式正义尝试,示范了在撕裂之后以关系为中心的制度创新,也印证了 Ubuntu 的亲缘伦理。顺着这一经验,叙事便成为维系联盟的黏合剂。

叙事与共感的发动机

故事让抽象的共同体变得可感。戈迪默的短篇集 Loot and Other Stories (2003) 以海啸般的浪潮寓言贪婪与短视,回响了洋流的母题;马莎·努斯鲍姆在 Poetic Justice (1995) 中称之为叙事想象力,能扩展公民在判断中的同理维度。当叙事让他者的处境在我们心中起潮,我们便更愿意将亲缘转化为行动。

将意识落地的实践

可以以三步法推进:察觉流向(识别塑造你我的结构性力量),联结同伴(以倾听建立跨群体信任),共作改变(把小步行动接入制度杠杆)。例如 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 自 1986 年以来的海滩清理,常在德班等地汇聚居民、学校与企业的协作,将地方努力接入全球海洋治理。如此,我们就不只是被卷动的贝壳,而是学会借流前行的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