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人生戏剧化:痛苦与游戏心态的较量
创建于:2025年6月17日

人之所以受苦,仅仅是因为他把神明用来游戏的事当真了。——艾伦·瓦茨
痛苦的根源何在
艾伦·瓦茨一语道破人类困苦的本质:我们之所以受苦,是因为把原本像神明一样游戏的事物误以为是真实不变的。这样的观念实际上揭示了痛苦并不在于外在环境,而在于我们对生活的看法与态度。正如佛陀在《四谛》中指出,执着和认定事物的真实性,是痛苦轮回的根基。
游戏心态与神性的象征
神明之所以能无拘无束地玩乐,是因其超然于世间成败荣辱。瓦茨借‘神明游戏’之喻,提示我们:万事皆如戏,得失皆如云烟。印度教的‘利拉’(Lila)便强调,宇宙本是神明自娱自乐的游戏。懂得这一点后,人便能以更轻盈的心态面对世事。
误将游戏当真带来的困境
然而,现实中多数人习惯于赋予日常经验以非游戏性的分量,将人生的每一处细节都视为胜负攸关。这种认真反而制造了焦虑与不安。正如莎士比亚《皆大欢喜》中道:‘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演员一旦忘了自己在表演,反而会滞碍于角色不能自拔。
自我认同与超越
进一步来说,把人生苦难当作‘本真自我’的一部分,是对自我的一种误解。瓦茨强调,觉察到角色只是角色,人生只是游戏,有助于人们松开执念。他的著作《成为你自己》中提到,只有看破虚妄的自我,我们才能体验不被痛苦束缚的自由。
回归游戏本心,获得解脱
归根结底,如果我们能像神明那样,以游戏的眼光看待生活,就能解开心中的枷锁。这样的态度不等于消极逃避,而是一种包容不确定性的豁达。当我们欣然接受人生如戏的本质时,就有能力在风浪中保持从容,从而超越了痛苦的桎梏。